综合管廊成本解析
综合管廊成本解析
一、综合管廊原理
目前城市网络化市政管网体系的快速发展十分讯速,我们的城市建设,“地下”的问题是发展中很大的短板,因管线扩容、更新、维修等造成道路反复开挖现象十分常见,不仅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管线交叉损害、城市交通拥堵、商业利益损失等其他方面的社会成本显著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和环境改善的瓶颈。此外,各大城市因新建地铁,导致原有管网设施破坏或者管道改建的情况常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综合管廊作为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矛盾的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
从综合管廊原理 、类型 、工艺 、成本分析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是第一部分,综合管廊也称为“共同沟”、“共同管道”,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空间,这是一个综合管廊的结构图,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检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综合性、长效性、可维护性、高科技性、抗震防灾性、环保性、低成本性、投资多元性和运营可靠性等特点。
二、综合管廊的分类
综合管廊根据所收容的管线性质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理、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四种;按照断面形式可分为矩形、圆形、半圆形和拱形综合管廊,目前规划建设以矩形断面居多。根据舱位数量可以分为単舱综合管廊、双舱综合管廊及多舱综合管廊。就目前来说城市主干道下的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机动车道或道路分隔带下方,多以矩形双舱断面形式为主,有结构断面尺寸大、覆土深、系统稳定且输送量大, 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维修及检测要求高等特点。这是一个矩形截面的综合管廊相较其他断面形式来说有建设成本低、 利用率高、保养维修操作和空间结构分割容易、管线敷设方便的优势。
三、综合管廊工艺
综合管廊有明挖现浇法 、顶管法 、明挖预制拼装法 、盾构法 等工艺,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明挖现浇法,这张是利用明挖现浇法进行建设的综合管廊,利用支护结构支档条件下,在地表进行地下基坑开挖,在基坑内施工做内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但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工期长等特点。适用于城市新建区的管网建设。
最后一部分是明挖现浇法综合管廊成本分析 ,这里列举旅游西路东段和二环西路两个双舱综合管廊案例。首先是旅游西路东段综合管廊 ,采用明挖现浇法施工,矩形双舱断面形式净尺寸为1.75*2.5+2*2.5(m)内,全长532米,管廊内敷设给水管道、通讯管道 和电力电缆,给水管道和弱电 管道合用一个舱室,为主舱式, 电力管线为独立舱室。
混凝土工程: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10公分。底板厚35公分,侧墙和顶板厚30cm,均采用C30防水砼(掺入5%JX-Ⅲ防水剂)。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侧墙施工采用脚手架,顶板施工采用满堂支架。
沟槽土方开挖:土质主要为粘质土、少量碎石土,按三类土考虑,平
均挖深为4.8m,按1:0.5放坡计算挖土方量。
土方回填:管廊两侧回填采用2:8灰土回填至顶板,顶板以上采用素土回填至设计标高,顶板覆土深度为2.5m。
余方弃置:余土外运距离按15Km考虑。
钢筋工程:底板、侧墙及顶板采用直径10以上II级螺纹钢筋。
防水工程:底板、侧墙及顶板外壁均喷涂速凝橡胶沥青涂料1.5mm厚。
设备支架及预埋件工程:设备支架采用焊接角钢,穿墙预埋套管采用钢管。
找平层和保护层:在防水涂料喷涂前后分别做好找平层和保护层,并在底板内做4-5.5cmC20砼细石砼铺装层。
其他附属工程:包含17处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投料口6座、进风口3座、排风口6座、弱电出线口5座、给水出线口6座、电力出线口1座、人孔井8座,防水墙2处,集水坑6座,流水槽以及给水支墩。
支护、降水工程:采用锚喷挂钢筋网形式对槽壁进行支护,锚杆钢筋直径为25,喷C20砼厚度为10cm。降水按水泵抽水台班60台日考虑。
四、综合管廊成本分析
根据以上工程概况编制的造价分析表,在这我们提供了两种造价指标来参考,一是按管廊延长米,即每米的管廊造价,二是按单方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造价。工程单方造价分析分为土石方工程、结构工程、防水工程、支架及与预埋件工程、找平层及保护层工程、其他附属工程、支护、降水工程,详见工程单方造价分析表。
结构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这一行是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包括垫层、底板、侧墙、顶板总共是3485.81立方米混凝土,后面是包含模板的施工期的全费用单价,用每个工程量除以总长度532米,是每米垫层、底板、侧墙、顶板含量,相应的除以3485.81就是每立方米垫层、底板、侧墙、顶板的含量,在后面就是垫层总费用除以532每米的价格,把每一项汇总就是整个结构工程的每米单位造价指标,同理分项的总价除以3485.81及时单位立方米混凝土的造价指标。
利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土石方以及其他几个工程的造价指标,将其进行汇总可以得出整段综合管廊的造价指标每米23116.13 元,每立方米混凝土3527.95 元。
表1 工程单方造价分析表
二环西路综合管廊成本分析,与旅游西路有差异的就是截面断面形式尺寸为8.3*4.9(m),全长1075米,底板厚0.5m,侧墙顶板厚0.4m。平均挖深7.6米,管廊回填采用3%水泥石屑、6%石灰土、8%石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防水采用FS2-D150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厚度1.2mm),50厚聚苯板。以及变形缝橡胶止水带47处,投料口、通风口、排风口33座,人孔井22座,防火墙6处,格栅板2096.01㎡的不同。
表2 工程单方造价分析表
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二环西路的两个造价指标每米54975.58 元,每立方米混凝土3676.90 元,与之前的旅游路相比,每米造价23116.13元,每立方米混凝土3527.95 元。
结论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由于综合管廊截面尺寸的不同以及不同施工方案的不同,造成管廊造价的不同,其中每米的造价存在的差异很大,从单方混凝土的造价来看差异较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综合管廊单方混凝土的造价更具参考性。
如果实际工程断面尺寸与工艺与这两个案例差别不大时可对表中单价进行调整以延长米造价指标作为参考,如果截面尺寸差异较大时,根据目前市场的单价进行调整并以单方混凝土的造价指标作为参考。